内容简介
目 录前 言&编者
序《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崔恩卿
Preface to《What we have tried——〈Youth Weekend〉Description and Reflection》&Cui Enqing
与本质的需求契合——对《青年周末》个性的解析(代序)&肖 培
序&方旭
A·纵论篇·夺席谈经关于《释诉〈青年周末〉的蓄意性操作》的必要注脚&方旭
释诉《青年周末》的蓄意性操作关于创立“报纸策划学”思想奠基的实证报告&方旭
Elucidating the《Youth Weekend》deliberate operationPositive report on creatingNewspaper Strategy Planningthought foundationBy Fang Xu一、《青年周末》的生成背景
二、确立非常规的宏观方略
三、确立非常规的中观结构
四、简述《青年周末》中观构思的主要特征
五、对《青年周末》初创阶段功能办报实验的认识或再认识
六、关于《青年周末》首席版面的全景分析
七、关于“封面效应”的深景结构
八、从《人在旅途》的系统化构思管窥策划中内在空间广延性的可能性
九、《人在旅途》的灵魂解构
十、《人在旅途》的“意义”尺度
十一、《咫尺天下》版的精神内核与操作要领
十二、《星光灿烂》版的精神内核与操作要领
十三、过渡性的结论
十四、《青年周末》后续版面的扼要辨析
十五、关于“读者需求”的深义解析
十六、关于“零售市场”的理性认识
十七、关于“总体策划”
十八、关于《青年周末》的未来趋向
思索性的结论
结论补
结束语
附:我的工作自白&方旭
《北京青年报社史》对方旭的点滴评价&杨菊芳等
为伊消得人憔悴&杨菊芳
谨求下联(代跋)&方旭
跋&方旭
“人在旅途”追忆&温泉信
营造精神的家园&赵颖华
附:《人在旅途》版读者来信解析&赵颖华
流动的圣节&张杰英
回首“天下”&陈新
从小切点入手做人生文章&陈 铮
做另一类人材&陈铮
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区域&陈国华
开放的一版&牛嫱
报纸是视觉的&王友身
报纸的视觉关系与图片意识&陈彬
结绳不易&汤海帆
倘若是流星&张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宋建华
追踪吸毒少女72小时的台前幕后&史 玮 宋建华
《记者行动》与新版创造&何平平
摸着石头过河&张维国
走出选题的困惑&史 玮
跳动的“记者行动”&张楠
浅谈《记者行动》版编辑思想的深层定位&张 倩
初创阶段的《青年周末》&王世荣
《青年周末》发展之我见&郭 坦
在“中心”体制下一次失败的实践&董江宁
《青年周末》发行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何 力
闯出一片新天地&刘 涵
《青年周末》的广告效应&陈绍宗
B·文献篇·鸿爪?泥共青团北京市委关于恢复出版《北京青年报》的决定
中共北京市委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关于协助做好《北京青年报》发行工作的通知
本报财务状况一览
本报1990—1993年资产状况图表
本报1990—1993年固定资产原值状况图表(不含在建工程)
本报1990—1993年销售收入状况图表(报业)
本报1990—1993年利润状况图表(报业)
本报1990—1993年广告营业收入状况图表
本报1990—1993年总印张数对比图
本报1990—1993年总用纸量对比图
本报1990—1993年职工人均工资状况图表
关于建设《北京青年报·周末版》的初步设想&方 旭
正题:关于“周末版”建设的简要汇报副题:说几句心里话!——在1991年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全体干部及部分骨干会议上的发言&方 旭
关于“周末版”筹备小组工作情况的简要汇报(提纲)&方 旭
钮明、何小娜同志在1991年10月19日上午“周末筹备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关于“周末版”建设的意见
在1991年11月25日社委会上的讲话(记录稿)&崔恩卿
《青年周末》零售调查
本报群工部和副刊部联合举办《青年周末》读者调查座谈会
《青年周末》两期试刊读者座谈会纪要
卖报者说
本报召开零售工作座谈会
有气魄有新意——读近期《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零售量直线上升成为“周末”类报纸在京零售冠军
附:陈冀同志批示
方旭同志述职报告
关于申请出版《北京青年报·周末版》合订本的请示
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周末》版发行工作的意见(草案)
《青年周末》发行承包办法
协议书
关于确保《青年周末》要目及时印制的报告
附:方旭同志批示
《青年周末》积极开拓第10期总印数达到22万份
关于授予《青年周末》编辑组和发行科“北京青少年报刊社重大发展奖”的决定
1992年第五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
昨日 “克莱德曼”飘满京城&陈 柏
博群言精一理一九九二年北京青年报印象&肖 岩
宛如平常一段歌——记《北京青年报》副总编方旭&晓 霜
求援多 投诉多 咨询多《北京青年报》成为市民信赖的维权媒体
《上海家庭报》载文盛赞《北京青年报》文中称本报为“京城周报四杰”之一
群策群力 扩大发行——发行科199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节录)
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周末”之路&方 旭
留下经验忘掉荣誉——副刊部召开《青年周末》工作研讨会
种好“实验田”&王世荣
《人在旅途》版编辑小结&温泉信
周末意识与版面建设&郭 坦
《咫尺天下》版工作总结&罗宏涛
《人在旅途》版一季度工作总结&邹京华
关于《青年周末》的图象设计概述&王友身
关于《青年周末》前三月的总结——在副刊部召开的《青年周末》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方 旭
保持清醒头脑进军更高境界&陈 冀
稳步前进 独领风骚&崔恩卿
近日读北京青年报有些看法&□□
附:汪家镠同志批示
姚望同志批示
崔恩卿同志批示
陈冀同志批示
我看《青年周末》&房树洪
关于委托广告公司代理征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版增刊广告业务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征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版增刊广告的通知
关于《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增刊登载积压广告稿件的请示
关于《北京青年报》1993年工作目标的报告(节录)
周末彩印 周日增刊本报明年面临重大发展
《北京青年报》你大胆往前走&舒 兵
编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广告信息部半年工作总结(节录)
转发《青年报刊界》中《变革,在悄然进行》一文(节录)
扬长避短再上台阶(节录)
奋力开拓谋求发展——在199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的发言(节录)&崔恩卿
1992年7月24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今夜星辰》节目——热点透视:《北京青年报·周末版》为何令读者发烧(之一)&王 荣 郭 骅
1992年7月25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今夜星辰》节目——热点透视:《北京青年报·周末版》为何令读者发烧(之二)&王荣郭 骅
《北京青年报》深受海南读者欢迎
向俗化宣战 向大报提升——陈冀同志在编委会会议上谈1993年编辑部的工作思路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经济日报》“大腕”詹国枢的这篇文章——北京青年报《社内生活》第83期转发《面对〈青年周末〉的挑战》之按语
面对《青年周末》的挑战——再谈报纸发展趋势&詹国枢
“征服效应”——《青年周末》总体策划方旭访谈录&王 绯
关于成立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读者服务部的申请报告(节录)
走向市场更新换代——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的思考与初步实践&陈冀
《青年周末》走向全国
全国青年报纸十佳评选揭晓《北京青年报》居榜首
(自发主办的)首届全国报纸星期刊周末版研讨会代表名录
进一步研究“周末”&郭坦
《人在旅途》版编辑体会&邹京华
冲击波——“京城周报四杰”&来 扬
92年完成的十九件大事(节录)
《北京青年报》今年首期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4%《青年周末》在广州开始印发零售
读者与“上帝”&房树洪
面对荣誉我们还需深思&杨耀森
首先要把《青年周末》发展起来&崔恩卿
1993:中国报刊大战&王彦祺侯玢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崔恩卿同志在92年度报刊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1993年第二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附:崔恩卿同志批示
1993年第三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1993年第五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青年周末》重振雄风发行40万《新闻周刊》新军突起发行20万
1993年第五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关于授予《青年周末》编辑部“特别贡献奖”的决定
1993年第六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本报四、五月份发行情况(节录)
社长办公会会议纪要(节录)
各自研究各自的规律——关于一季度业务总结的总结(节录)
来点寓言精神——和方旭谈散文&蓝 月
《北京青年报》围绕青年思想教育连续推出重点报道
方旭同志在《〈青年周末〉内部研究材料》上的批示
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青年周末》“十佳”报道研讨会上的讲话&陈冀
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同志称赞近两期《青年周末》
《青年周末》外埠发行调研简报
破除小生产观念 树立大发行意识力争发行工作再上新台阶(节录)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首届名人钓鱼大奖赛工作文件
《青年周末》首届名人钓鱼大赛规模空前
“愿者上钩”——记《青年周末》名人钓鱼大赛
《北京青年报》近一个季度发行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附:北京街头小报“失宠”
本报参加’93全国报纸周末版研讨会引起关注
11月6日《青年周末》的发行调查报告
11月13日《青年周末》发行调查报告
11月27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12月4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12月11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关于《青年周末》在海南市场的发行调查
培养全局观念 树立大报形象——1993年度报社工作会议综述(节录)
继续发展志在潮头——1993年本报发展概述(节录)&崔恩卿
中宣部办公厅、新闻出版署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的通知
关于“周末版”产生、发展和施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北京青年报社创办“周末”的实践与思考&方 旭
关于进一步办好报纸“周末版”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梁衡同志在全国周末版座谈会上的总结(记录稿)
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名单
1994年第一次编委会(扩大)会议纪要
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崔恩卿
成熟——北京青年报社史(节录)&杨菊芳等
时刻不放松发行工作&崔恩卿
开拓进取志在潮头——北京青年报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崔恩卿
1994年第二次社委会(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加快调整抓好重点理顺程序
“周末”,迎接相持阶段的竞争&何平平
《青年周末》自7月1日起在上海分印
创意:寻找“板凳”的学问&马庆利
关于《青年周末》下半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探索青年教育的全新领域&赵颖华
七月份以来《青年周末》的实践分析
1994年第七次社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为建设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报业集团而奋斗&崔恩卿
1994年调整的目的、意义和编采人员结构状态的初步分析——在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版面及部门调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方旭
深入开掘生活 搞活正面宣传——本报“深入开掘生活,加强要闻版周末版建设研讨会”纪要
10月份《北京青年报》订阅量比年初上升6%《青年周末》零售量超过预定指标
关于召开《青年周末》工作会议的通知及思考题目
《青年周末》的历史性贡献——在1994年10月14日《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崔恩卿
《青年周末》是驾辕的马——在1994年10月13日《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 涵
《青年周末》“平谷会议”纪要
在《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何平平
用付出和投入树立《北京青年报》的良好形象本报各部室开展“我是首都新闻工作者”大讨论
北京青年报的“大经营观”(节录)&赵肖锋
振奋精神 投入二次创业兼谈广告经营是报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节录)&崔恩卿
追求朴实、深刻、敏锐、成熟的日报形象树立社会性权威性服务性兼备的新型青年日报风格(节录)&肖 培
把《青年周末》办成精品——《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西山会议”纪要
《青年周末》目前面临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何平平
摘转近期中宣部《新闻舆论动向》对本报的评论(节录)
《青年周末·将军的回忆》专版受到好评
C·作品篇·精编绝简大特写人物大特写:生命的顿悟:蓝色克莱德曼&钮 明
附:追光——《蓝色克莱德曼》的前前后后&钮 明
光荣与梦想&方旭
专题大特写:深圳——邓小平南巡后80天&金钱草
国际大特写:星条旗在燃烧——洛杉矶种族冲突始末&蓝 江
社会大特写:明星家庭悲剧&杨菊芳
人在旅途特别版·教师节特稿: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赵颖华 谭 璐
附:a、致赵颖华同志&方旭
b、《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部分电话反馈
c、《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部分信函反馈
d、本报“寻找老师”一文社会反响强烈读者称:我们必须用高尚的心灵影响青年一代
e、强卫同志批示
f、金淑敏老师致北京青年报社
g、主旋律同样产生社会冲击力——北京青年报9月9日《寻找老师》一文社会反响强烈
h、真情的魅力——关于《寻找》的寻找&赵颖华
i、用情感思维的燧石撞击出新闻实践的美妙光华&方 旭
咫尺天下咫尺天下·老外随笔与中国女孩相处&陈 彤野火子
家园与梦想&[美]查尔斯
“窗户”里的中国&陈 彤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陈 彤
做日本人不容易&陈彤
“我爱你”胜于I Love Yo&平 平
咫尺天下·西洋景如此抑制集团消费&疏 君
咫尺天下·浮世万象萨城的歌声&俞培勤
越南在港女性移民攀龙嫁老外&维 阳
一个塞族狙击手的自白&巩小强
咫尺天下·新观察“带女儿去工作”风靡美国&孝 文
一九九四:回家&莫 明
咫尺天下·亚洲之窗广告牌在河内大摆擂台&孝 文
咫尺天下·有闻必录卢布鞋跟&杨 教
咫尺天下·未入栏作品忍痛“割”肾时来运转&龙 山
让穷人也能摸摸电脑——美国咖啡厅中设置电脑聊天&祥 云
阿富汗人脚下踩着1000万颗雷&达 雅
下一位国王请上台&肖 强
纽约的垃圾战&俞培勤
英国:小孩打大孩&巩小强
琴声如诉&小强
八天中国游&孝文
日本小学“忆苦饭”&晓 兆
没人敢打的“热线”&孝 文
人在旅途人在旅途·我夜场电影的诱惑&北溟
礼拜六团圆&易 老
回家&晓 晓
游击之家&毛依
今年二十八&梁琳
这是怎么了?&张 强
我也有条红腰带&余天骄
鸡毛信:致&一依
为你抹不掉的温柔&江 丽
醒不了不行&李 强
好朋友&李斌华
偷了钱&虎 虎
初为人师&小 阳
我踏实了&千 荣
有意无意间&江 泓
没要孩子&何东
母亲和“愚人节”&载 舟
读者来信&肖玎等
圆梦随想&李言
给我的父母&温术民
我想回家&堵晓兵
度过鬼门关&葛新华
无可奈何的电话机&松 明
我们家“俗”&黄伟利
牵挂&谢珊儿
我的名字是“大路货”&赵大年
21岁,我还是个孩子&阿成
女过三十爱美心&山 月
警察的软心肠&见奇
有戏吗?玄!&王 宁
措手不及&田 浩
乐在“棋”中&于 洪
老爸,我想听你说&小 五
说外语&久平
眼红什么&尹显庸
我是保姆&吴艳宏
把自己搞臭&姚意克
喝破烂儿&夏泓
我们是“芨芨花”&郑丛渊
生活依旧人依旧&朱爱琴
我还能再年轻几年&赵 俊
吃十八的饭&袁鹏
不当头&肖 勇
给猪站岗&吕 智
经商不容易&木月
跑推销&温桂胜
“一杠仨花”怎么了&澄 清
我为毛主席做警卫&王泽臣
“上当”了&王永军
爷爷有幅画&苏 非
老三届的怀念&孙理
六十老母学骑车&梅 玲
没有那一天&山 水
见韩国公婆&李月峰
附:编辑与“我”
人在旅途·侃理发(一)&方旭
假发&阿宝
太空棉&况禹
打的&陈西
早晨&方旭
中山装&宝光
包&方旭
理发(二)&方旭
唱歌&泉 青
私房钱&宝光
癌症&董兰娣
瘦子&阿 彦
愤怒的意义&方旭
人在旅途·人生瞬间父母送我远行&何 东
倚杖万里行&桐桐钟 文
走过生死界&董兰娣
延安情思&余晓芒
初为人母&小川
杀猪&刘静涛
再给我十年&江涛
毛主席为我们做“大媒”&欧阳美谦
牵挂你的人是我&赵颖华 陈国华
戏比天大&赵颖华
重逢:跨越半个世纪&邹崇方
砺炼人生&方旭
人在旅途·怀旧情绪东方红&静春
人在旅途·似水流年读你千遍也不倦&刘 忱
人在旅途·未入栏作品逝水无言&方旭
人间指南人间指南·专题下海:钱与情重新较量(一组)&温泉信 陈 铮
人一阔,脸就变!?(一组)&陈 铮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吗?跳槽族新“怪圈”(一组)&单光鼐 周 洪等
人间指南·特快专递一个不愿回家的女儿与母亲、专家的对话&常 义
丈夫意乱情迷,离不离婚?&陈 铮
人间指南·世界需要热心肠明明白白你的心
人间指南·三T信箱
人间指南·未入栏作品能人忙活第三职业得失谁人知?&晓 宏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根据地&陈 虹
当年离家出走的孩子如今都长出了胡子&李 谧
呼唤的与被呼唤的&南 默
北京人你为何发不了财&周 洪
新官上任别放火&无 为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孙蒲远
男人小心眼儿
来世不再投错胎&冯英
吐气若兰
休闲乐园休闲乐园·小鹰捉老鸡提篮小买(一)
提篮小买(二)
征集胡同面条(一)
征集胡同面条(二)
名不虚传&郭六虎等
休闲乐园·杠头茶馆饭店大门朝我开
看电视就爱看广告(一)
看电视就爱看广告(二)
穿衣戴帽名牌最好
喝酒不醉难尽兴(一)
喝酒不醉难尽兴(二)
休闲乐园·收藏博士做编辑只需“王麻子”&霍晓卫
专门收集“面口袋”&陈博君
我的“鸿雁专辑”&舒 畅
休闲乐园·那年那月砍劈柴&劲松
骑“马”干仗&泰坦
拍洋画&魏峰
弹球儿&珠珠
纸里包不住火&高艳芳
露天电影&张 力
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一)
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二)
休闲乐园·实况录像听个稀罕那叫“洋”&王 岩
休闲乐园·眼观六路把自己“挂”起来过个年&迭 迭
休闲乐园·金手指别看东西旧还真有人要&汤海帆
记者行动都市有陷阱&史玮 张维国等
猪肉市场不能再“水”下去了&史 玮 张维国等
义务献血中的交易&史 玮 张维国等
擦亮共和国的盾牌&史玮 宋建华
当心!“瓶啤”爆炸&张维国 张杰英
小学教师“阴阳失调”探访记&张 倩 张 楠
活在自己的心情里&张杰英 张维国
面对无孔不入的假货——当刁民,还是当顺民?&张 倩 张 楠
护佑癫狂与紊乱的心灵&张杰英 张维国
《青年周末》言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重&方旭
并非序言的序言&方旭
附:方旭组稿记&郭日方
《记住我们的父亲》专版·主题词&方 旭
《将军的回忆》专版·主题词&方旭
《当刁民还是当顺民?》专版·主题词&方 旭
回还普遍道德自律的思考(本报评论员文章)&方旭
D·图式篇·扛鼎揭旗《青年周末·首席版》图式
《青年周末·人在旅途》图式
《青年周末·咫尺天下》图式
《青年周末·星光灿烂》图式
《青年周末·人间指南》图式
《青年周末·大路朝天》图式
《青年周末·休闲乐园》图式
《青年周末·记者行动》图式
《青年周末·时 尚》图式
《青年周末·青年足球》图式
《青年周末·音像世界》图式
《青年周末·青春译丛》图式
《青年周末·法制时空》图式
《青年周末·法制社会》图式
《青年周末·军事纵横》图式
《青年周末·广 告》图式
附:自咎备忘
a.《巩俐改名巩艺谋》
b.《求求你们 我不想死》
E·附录
1991年~1996年3月曾在《青年周末》工作或参与过《青年周末》工作的编采人员名单
曾在《青年周末》任职的干部名单
《青年周末》在职编采人员名单
曾在《青年周末》工作现已调离北京青年报社的编采人员名单
走到没有你的地方&邹京华
送别与祝愿&方旭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一)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二)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三)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四)
留下家园的感觉&史 玮
不说再见&罗宏涛
“不说再见”意味着什么?&方旭
彦春东渡&方旭
终卷附录:致赵颖华同志&方旭
终卷之跋:发展是硬道理——对“志在潮头”精神理念的浅要领会&方 旭
后 记&编 者
编 后&编 者
目 录前 言&编者
序《我们尝试了什么——〈青年周末〉·陈述与思考》&崔恩卿
Preface to《What we have tried——〈Youth Weekend〉Description and Reflection》&Cui Enqing
与本质的需求契合——对《青年周末》个性的解析(代序)&肖 培
序&方旭
A·纵论篇·夺席谈经关于《释诉〈青年周末〉的蓄意性操作》的必要注脚&方旭
释诉《青年周末》的蓄意性操作关于创立“报纸策划学”思想奠基的实证报告&方旭
Elucidating the《Youth Weekend》deliberate operationPositive report on creatingNewspaper Strategy Planningthought foundationBy Fang Xu一、《青年周末》的生成背景
二、确立非常规的宏观方略
三、确立非常规的中观结构
四、简述《青年周末》中观构思的主要特征
五、对《青年周末》初创阶段功能办报实验的认识或再认识
六、关于《青年周末》首席版面的全景分析
七、关于“封面效应”的深景结构
八、从《人在旅途》的系统化构思管窥策划中内在空间广延性的可能性
九、《人在旅途》的灵魂解构
十、《人在旅途》的“意义”尺度
十一、《咫尺天下》版的精神内核与操作要领
十二、《星光灿烂》版的精神内核与操作要领
十三、过渡性的结论
十四、《青年周末》后续版面的扼要辨析
十五、关于“读者需求”的深义解析
十六、关于“零售市场”的理性认识
十七、关于“总体策划”
十八、关于《青年周末》的未来趋向
思索性的结论
结论补
结束语
附:我的工作自白&方旭
《北京青年报社史》对方旭的点滴评价&杨菊芳等
为伊消得人憔悴&杨菊芳
谨求下联(代跋)&方旭
跋&方旭
“人在旅途”追忆&温泉信
营造精神的家园&赵颖华
附:《人在旅途》版读者来信解析&赵颖华
流动的圣节&张杰英
回首“天下”&陈新
从小切点入手做人生文章&陈 铮
做另一类人材&陈铮
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区域&陈国华
开放的一版&牛嫱
报纸是视觉的&王友身
报纸的视觉关系与图片意识&陈彬
结绳不易&汤海帆
倘若是流星&张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宋建华
追踪吸毒少女72小时的台前幕后&史 玮 宋建华
《记者行动》与新版创造&何平平
摸着石头过河&张维国
走出选题的困惑&史 玮
跳动的“记者行动”&张楠
浅谈《记者行动》版编辑思想的深层定位&张 倩
初创阶段的《青年周末》&王世荣
《青年周末》发展之我见&郭 坦
在“中心”体制下一次失败的实践&董江宁
《青年周末》发行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何 力
闯出一片新天地&刘 涵
《青年周末》的广告效应&陈绍宗
B·文献篇·鸿爪?泥共青团北京市委关于恢复出版《北京青年报》的决定
中共北京市委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关于协助做好《北京青年报》发行工作的通知
本报财务状况一览
本报1990—1993年资产状况图表
本报1990—1993年固定资产原值状况图表(不含在建工程)
本报1990—1993年销售收入状况图表(报业)
本报1990—1993年利润状况图表(报业)
本报1990—1993年广告营业收入状况图表
本报1990—1993年总印张数对比图
本报1990—1993年总用纸量对比图
本报1990—1993年职工人均工资状况图表
关于建设《北京青年报·周末版》的初步设想&方 旭
正题:关于“周末版”建设的简要汇报副题:说几句心里话!——在1991年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全体干部及部分骨干会议上的发言&方 旭
关于“周末版”筹备小组工作情况的简要汇报(提纲)&方 旭
钮明、何小娜同志在1991年10月19日上午“周末筹备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关于“周末版”建设的意见
在1991年11月25日社委会上的讲话(记录稿)&崔恩卿
《青年周末》零售调查
本报群工部和副刊部联合举办《青年周末》读者调查座谈会
《青年周末》两期试刊读者座谈会纪要
卖报者说
本报召开零售工作座谈会
有气魄有新意——读近期《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零售量直线上升成为“周末”类报纸在京零售冠军
附:陈冀同志批示
方旭同志述职报告
关于申请出版《北京青年报·周末版》合订本的请示
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周末》版发行工作的意见(草案)
《青年周末》发行承包办法
协议书
关于确保《青年周末》要目及时印制的报告
附:方旭同志批示
《青年周末》积极开拓第10期总印数达到22万份
关于授予《青年周末》编辑组和发行科“北京青少年报刊社重大发展奖”的决定
1992年第五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
昨日 “克莱德曼”飘满京城&陈 柏
博群言精一理一九九二年北京青年报印象&肖 岩
宛如平常一段歌——记《北京青年报》副总编方旭&晓 霜
求援多 投诉多 咨询多《北京青年报》成为市民信赖的维权媒体
《上海家庭报》载文盛赞《北京青年报》文中称本报为“京城周报四杰”之一
群策群力 扩大发行——发行科199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节录)
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周末”之路&方 旭
留下经验忘掉荣誉——副刊部召开《青年周末》工作研讨会
种好“实验田”&王世荣
《人在旅途》版编辑小结&温泉信
周末意识与版面建设&郭 坦
《咫尺天下》版工作总结&罗宏涛
《人在旅途》版一季度工作总结&邹京华
关于《青年周末》的图象设计概述&王友身
关于《青年周末》前三月的总结——在副刊部召开的《青年周末》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方 旭
保持清醒头脑进军更高境界&陈 冀
稳步前进 独领风骚&崔恩卿
近日读北京青年报有些看法&□□
附:汪家镠同志批示
姚望同志批示
崔恩卿同志批示
陈冀同志批示
我看《青年周末》&房树洪
关于委托广告公司代理征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版增刊广告业务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征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版增刊广告的通知
关于《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增刊登载积压广告稿件的请示
关于《北京青年报》1993年工作目标的报告(节录)
周末彩印 周日增刊本报明年面临重大发展
《北京青年报》你大胆往前走&舒 兵
编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广告信息部半年工作总结(节录)
转发《青年报刊界》中《变革,在悄然进行》一文(节录)
扬长避短再上台阶(节录)
奋力开拓谋求发展——在199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上的发言(节录)&崔恩卿
1992年7月24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今夜星辰》节目——热点透视:《北京青年报·周末版》为何令读者发烧(之一)&王 荣 郭 骅
1992年7月25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今夜星辰》节目——热点透视:《北京青年报·周末版》为何令读者发烧(之二)&王荣郭 骅
《北京青年报》深受海南读者欢迎
向俗化宣战 向大报提升——陈冀同志在编委会会议上谈1993年编辑部的工作思路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经济日报》“大腕”詹国枢的这篇文章——北京青年报《社内生活》第83期转发《面对〈青年周末〉的挑战》之按语
面对《青年周末》的挑战——再谈报纸发展趋势&詹国枢
“征服效应”——《青年周末》总体策划方旭访谈录&王 绯
关于成立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读者服务部的申请报告(节录)
走向市场更新换代——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的思考与初步实践&陈冀
《青年周末》走向全国
全国青年报纸十佳评选揭晓《北京青年报》居榜首
(自发主办的)首届全国报纸星期刊周末版研讨会代表名录
进一步研究“周末”&郭坦
《人在旅途》版编辑体会&邹京华
冲击波——“京城周报四杰”&来 扬
92年完成的十九件大事(节录)
《北京青年报》今年首期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4%《青年周末》在广州开始印发零售
读者与“上帝”&房树洪
面对荣誉我们还需深思&杨耀森
首先要把《青年周末》发展起来&崔恩卿
1993:中国报刊大战&王彦祺侯玢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崔恩卿同志在92年度报刊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1993年第二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附:崔恩卿同志批示
1993年第三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1993年第五次编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青年周末》重振雄风发行40万《新闻周刊》新军突起发行20万
1993年第五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关于授予《青年周末》编辑部“特别贡献奖”的决定
1993年第六次社委会会议纪要(节录)
本报四、五月份发行情况(节录)
社长办公会会议纪要(节录)
各自研究各自的规律——关于一季度业务总结的总结(节录)
来点寓言精神——和方旭谈散文&蓝 月
《北京青年报》围绕青年思想教育连续推出重点报道
方旭同志在《〈青年周末〉内部研究材料》上的批示
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青年周末》“十佳”报道研讨会上的讲话&陈冀
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同志称赞近两期《青年周末》
《青年周末》外埠发行调研简报
破除小生产观念 树立大发行意识力争发行工作再上新台阶(节录)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首届名人钓鱼大奖赛工作文件
《青年周末》首届名人钓鱼大赛规模空前
“愿者上钩”——记《青年周末》名人钓鱼大赛
《北京青年报》近一个季度发行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附:北京街头小报“失宠”
本报参加’93全国报纸周末版研讨会引起关注
11月6日《青年周末》的发行调查报告
11月13日《青年周末》发行调查报告
11月27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12月4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12月11日《青年周末》发行报告
关于《青年周末》在海南市场的发行调查
培养全局观念 树立大报形象——1993年度报社工作会议综述(节录)
继续发展志在潮头——1993年本报发展概述(节录)&崔恩卿
中宣部办公厅、新闻出版署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的通知
关于“周末版”产生、发展和施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北京青年报社创办“周末”的实践与思考&方 旭
关于进一步办好报纸“周末版”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梁衡同志在全国周末版座谈会上的总结(记录稿)
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名单
1994年第一次编委会(扩大)会议纪要
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北京青少年报刊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崔恩卿
成熟——北京青年报社史(节录)&杨菊芳等
时刻不放松发行工作&崔恩卿
开拓进取志在潮头——北京青年报社艰苦创业、稳步发展(节录)&崔恩卿
1994年第二次社委会(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加快调整抓好重点理顺程序
“周末”,迎接相持阶段的竞争&何平平
《青年周末》自7月1日起在上海分印
创意:寻找“板凳”的学问&马庆利
关于《青年周末》下半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探索青年教育的全新领域&赵颖华
七月份以来《青年周末》的实践分析
1994年第七次社委(扩大)会议纪要(节录)
为建设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报业集团而奋斗&崔恩卿
1994年调整的目的、意义和编采人员结构状态的初步分析——在北京青年报编辑部版面及部门调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方旭
深入开掘生活 搞活正面宣传——本报“深入开掘生活,加强要闻版周末版建设研讨会”纪要
10月份《北京青年报》订阅量比年初上升6%《青年周末》零售量超过预定指标
关于召开《青年周末》工作会议的通知及思考题目
《青年周末》的历史性贡献——在1994年10月14日《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崔恩卿
《青年周末》是驾辕的马——在1994年10月13日《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 涵
《青年周末》“平谷会议”纪要
在《青年周末》平谷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何平平
用付出和投入树立《北京青年报》的良好形象本报各部室开展“我是首都新闻工作者”大讨论
北京青年报的“大经营观”(节录)&赵肖锋
振奋精神 投入二次创业兼谈广告经营是报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节录)&崔恩卿
追求朴实、深刻、敏锐、成熟的日报形象树立社会性权威性服务性兼备的新型青年日报风格(节录)&肖 培
把《青年周末》办成精品——《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西山会议”纪要
《青年周末》目前面临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何平平
摘转近期中宣部《新闻舆论动向》对本报的评论(节录)
《青年周末·将军的回忆》专版受到好评
C·作品篇·精编绝简大特写人物大特写:生命的顿悟:蓝色克莱德曼&钮 明
附:追光——《蓝色克莱德曼》的前前后后&钮 明
光荣与梦想&方旭
专题大特写:深圳——邓小平南巡后80天&金钱草
国际大特写:星条旗在燃烧——洛杉矶种族冲突始末&蓝 江
社会大特写:明星家庭悲剧&杨菊芳
人在旅途特别版·教师节特稿: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赵颖华 谭 璐
附:a、致赵颖华同志&方旭
b、《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部分电话反馈
c、《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寻找自己小学老师的故事》部分信函反馈
d、本报“寻找老师”一文社会反响强烈读者称:我们必须用高尚的心灵影响青年一代
e、强卫同志批示
f、金淑敏老师致北京青年报社
g、主旋律同样产生社会冲击力——北京青年报9月9日《寻找老师》一文社会反响强烈
h、真情的魅力——关于《寻找》的寻找&赵颖华
i、用情感思维的燧石撞击出新闻实践的美妙光华&方 旭
咫尺天下咫尺天下·老外随笔与中国女孩相处&陈 彤野火子
家园与梦想&[美]查尔斯
“窗户”里的中国&陈 彤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陈 彤
做日本人不容易&陈彤
“我爱你”胜于I Love Yo&平 平
咫尺天下·西洋景如此抑制集团消费&疏 君
咫尺天下·浮世万象萨城的歌声&俞培勤
越南在港女性移民攀龙嫁老外&维 阳
一个塞族狙击手的自白&巩小强
咫尺天下·新观察“带女儿去工作”风靡美国&孝 文
一九九四:回家&莫 明
咫尺天下·亚洲之窗广告牌在河内大摆擂台&孝 文
咫尺天下·有闻必录卢布鞋跟&杨 教
咫尺天下·未入栏作品忍痛“割”肾时来运转&龙 山
让穷人也能摸摸电脑——美国咖啡厅中设置电脑聊天&祥 云
阿富汗人脚下踩着1000万颗雷&达 雅
下一位国王请上台&肖 强
纽约的垃圾战&俞培勤
英国:小孩打大孩&巩小强
琴声如诉&小强
八天中国游&孝文
日本小学“忆苦饭”&晓 兆
没人敢打的“热线”&孝 文
人在旅途人在旅途·我夜场电影的诱惑&北溟
礼拜六团圆&易 老
回家&晓 晓
游击之家&毛依
今年二十八&梁琳
这是怎么了?&张 强
我也有条红腰带&余天骄
鸡毛信:致&一依
为你抹不掉的温柔&江 丽
醒不了不行&李 强
好朋友&李斌华
偷了钱&虎 虎
初为人师&小 阳
我踏实了&千 荣
有意无意间&江 泓
没要孩子&何东
母亲和“愚人节”&载 舟
读者来信&肖玎等
圆梦随想&李言
给我的父母&温术民
我想回家&堵晓兵
度过鬼门关&葛新华
无可奈何的电话机&松 明
我们家“俗”&黄伟利
牵挂&谢珊儿
我的名字是“大路货”&赵大年
21岁,我还是个孩子&阿成
女过三十爱美心&山 月
警察的软心肠&见奇
有戏吗?玄!&王 宁
措手不及&田 浩
乐在“棋”中&于 洪
老爸,我想听你说&小 五
说外语&久平
眼红什么&尹显庸
我是保姆&吴艳宏
把自己搞臭&姚意克
喝破烂儿&夏泓
我们是“芨芨花”&郑丛渊
生活依旧人依旧&朱爱琴
我还能再年轻几年&赵 俊
吃十八的饭&袁鹏
不当头&肖 勇
给猪站岗&吕 智
经商不容易&木月
跑推销&温桂胜
“一杠仨花”怎么了&澄 清
我为毛主席做警卫&王泽臣
“上当”了&王永军
爷爷有幅画&苏 非
老三届的怀念&孙理
六十老母学骑车&梅 玲
没有那一天&山 水
见韩国公婆&李月峰
附:编辑与“我”
人在旅途·侃理发(一)&方旭
假发&阿宝
太空棉&况禹
打的&陈西
早晨&方旭
中山装&宝光
包&方旭
理发(二)&方旭
唱歌&泉 青
私房钱&宝光
癌症&董兰娣
瘦子&阿 彦
愤怒的意义&方旭
人在旅途·人生瞬间父母送我远行&何 东
倚杖万里行&桐桐钟 文
走过生死界&董兰娣
延安情思&余晓芒
初为人母&小川
杀猪&刘静涛
再给我十年&江涛
毛主席为我们做“大媒”&欧阳美谦
牵挂你的人是我&赵颖华 陈国华
戏比天大&赵颖华
重逢:跨越半个世纪&邹崇方
砺炼人生&方旭
人在旅途·怀旧情绪东方红&静春
人在旅途·似水流年读你千遍也不倦&刘 忱
人在旅途·未入栏作品逝水无言&方旭
人间指南人间指南·专题下海:钱与情重新较量(一组)&温泉信 陈 铮
人一阔,脸就变!?(一组)&陈 铮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吗?跳槽族新“怪圈”(一组)&单光鼐 周 洪等
人间指南·特快专递一个不愿回家的女儿与母亲、专家的对话&常 义
丈夫意乱情迷,离不离婚?&陈 铮
人间指南·世界需要热心肠明明白白你的心
人间指南·三T信箱
人间指南·未入栏作品能人忙活第三职业得失谁人知?&晓 宏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根据地&陈 虹
当年离家出走的孩子如今都长出了胡子&李 谧
呼唤的与被呼唤的&南 默
北京人你为何发不了财&周 洪
新官上任别放火&无 为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孙蒲远
男人小心眼儿
来世不再投错胎&冯英
吐气若兰
休闲乐园休闲乐园·小鹰捉老鸡提篮小买(一)
提篮小买(二)
征集胡同面条(一)
征集胡同面条(二)
名不虚传&郭六虎等
休闲乐园·杠头茶馆饭店大门朝我开
看电视就爱看广告(一)
看电视就爱看广告(二)
穿衣戴帽名牌最好
喝酒不醉难尽兴(一)
喝酒不醉难尽兴(二)
休闲乐园·收藏博士做编辑只需“王麻子”&霍晓卫
专门收集“面口袋”&陈博君
我的“鸿雁专辑”&舒 畅
休闲乐园·那年那月砍劈柴&劲松
骑“马”干仗&泰坦
拍洋画&魏峰
弹球儿&珠珠
纸里包不住火&高艳芳
露天电影&张 力
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一)
休闲乐园·名人无奖竞猜(二)
休闲乐园·实况录像听个稀罕那叫“洋”&王 岩
休闲乐园·眼观六路把自己“挂”起来过个年&迭 迭
休闲乐园·金手指别看东西旧还真有人要&汤海帆
记者行动都市有陷阱&史玮 张维国等
猪肉市场不能再“水”下去了&史 玮 张维国等
义务献血中的交易&史 玮 张维国等
擦亮共和国的盾牌&史玮 宋建华
当心!“瓶啤”爆炸&张维国 张杰英
小学教师“阴阳失调”探访记&张 倩 张 楠
活在自己的心情里&张杰英 张维国
面对无孔不入的假货——当刁民,还是当顺民?&张 倩 张 楠
护佑癫狂与紊乱的心灵&张杰英 张维国
《青年周末》言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重&方旭
并非序言的序言&方旭
附:方旭组稿记&郭日方
《记住我们的父亲》专版·主题词&方 旭
《将军的回忆》专版·主题词&方旭
《当刁民还是当顺民?》专版·主题词&方 旭
回还普遍道德自律的思考(本报评论员文章)&方旭
D·图式篇·扛鼎揭旗《青年周末·首席版》图式
《青年周末·人在旅途》图式
《青年周末·咫尺天下》图式
《青年周末·星光灿烂》图式
《青年周末·人间指南》图式
《青年周末·大路朝天》图式
《青年周末·休闲乐园》图式
《青年周末·记者行动》图式
《青年周末·时 尚》图式
《青年周末·青年足球》图式
《青年周末·音像世界》图式
《青年周末·青春译丛》图式
《青年周末·法制时空》图式
《青年周末·法制社会》图式
《青年周末·军事纵横》图式
《青年周末·广 告》图式
附:自咎备忘
a.《巩俐改名巩艺谋》
b.《求求你们 我不想死》
E·附录
1991年~1996年3月曾在《青年周末》工作或参与过《青年周末》工作的编采人员名单
曾在《青年周末》任职的干部名单
《青年周末》在职编采人员名单
曾在《青年周末》工作现已调离北京青年报社的编采人员名单
走到没有你的地方&邹京华
送别与祝愿&方旭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一)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二)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三)
亲爱的同志们:——邹京华寄自大洋彼岸(四)
留下家园的感觉&史 玮
不说再见&罗宏涛
“不说再见”意味着什么?&方旭
彦春东渡&方旭
终卷附录:致赵颖华同志&方旭
终卷之跋:发展是硬道理——对“志在潮头”精神理念的浅要领会&方 旭
后 记&编 者
编 后&编 者